肥胖與這13種癌癥風險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過去幾十年來,全球體重超重和相關癌癥負擔的流行率一直在上升。1975年至2016年,20歲及以上成人男性BMI從21.7增加到了24.5。女性BMI從22.1增加到了24.8,肥胖人群從1975年的1億增加到2016年的6.71億。 其中肥胖患病率(BMI≥30)男性翻了兩番,女性增加一倍以上。2016年中國長城心血管會議上指出,中國成人超重與肥胖率逐年升高,45歲至55歲時超重與肥胖率最高。女性中心型肥胖患病率各年齡段均高于男性。 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一份報告稱,已經有足夠的證據表明體脂與13種癌癥風險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分別是乳腺癌(絕經后),結腸和直腸,子宮內膜,食道(腺癌),膽囊,腎臟,肝臟,腦膜瘤,多發性骨髓瘤,卵巢,胰腺,胃(賁門)和甲狀腺。 而最近,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和美國癌癥研究所專家報告,晚期前列腺癌和口腔癌,咽癌和喉癌也與肥胖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將阻止成人和兒童肥胖癥的增加列為重點目標,目的就是降低癌癥在內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率。然而,現實情況并不樂觀,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運動的減少正在加劇我國肥胖的發生。 因此我們倡導大家,低糖、低脂飲食,加強運動,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預防慢性疾病的發生。 注:身體質量指數(BMI),定義為體重(千克)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是最常用的用于評價肥胖的人體指標,其中體重指數低于18.5 kg /m2為“體重不足”,18.5至24.9 kg / m2評為“正!。高于有25-29.9 kg / m2為“超重”和30 kg / m2或更高為“肥胖”。